3月7日下午,石家庄60余名“90后”中学生在先天下广场举行了汉服传统成人礼。成人者经历“三加”、“三诵”、“三礼”、“三成”仪式过程,宣告成年,成人子、成士子、成君子,以独立人格承担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这种最传统的方式,让成人者感受中国自古传统文化中长大成人的意义,向他们的18岁青春致敬。(3月7日中新网)
“汉服传统成人礼”、“春节六拜”、“国学诵读”……一系列吸人眼球的活动似乎传递着一个信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进行教育,双赢!
确实,一方面,作为一个民族灵魂的典型符号,民族传统文化需要这个民族的每一员为其传承和保护献力。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也是对制度化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然而,“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礼拜热”等席卷一时的风潮也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似轰轰烈烈的热潮究竟收效如何?传统文化教育是否因急功近利而简单化表面化?传统文化教育似乎有流于“形式化”之嫌。
要打破这种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