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吃请,禁送礼,各项禁令层层加码;打老虎,拍苍蝇,反腐组合拳环环相扣。作风建设给中国“官场”带来的震撼,引发海内外强烈关注,也成为代表委员议论的焦点。代表委员们概括了作风洗礼给官员队伍带来的“三多三少”现象。他们认为,在点滴细节变化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群体作风观、权力观、政绩观等“官念”的一场重塑。(3月2日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台后,对于干部作风问题的整顿可谓是见真招、出重拳,随着阵风运动的开展,网络上关于公务员“好不好当”的讨论也愈演愈烈,公务员们的生活又一次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在我国,公务员是“金饭碗”,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当上公务员,每年的“公考热”也是从未退烧,然而在这些考入机关,进入体制的人当中,有多少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而去考取公务员的呢?这可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可否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考取功名”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如果完全是抱着贪图安逸、享乐的“官念”去当公务员,在这场严肃的整风运动面前,笔者还是奉劝一句:“三思而后行”。
现在网络上公务员“哭穷”、“叫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官念”不正,公务员本就应该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如果因为禁令的出台而抱怨日子难过,实属思想错位,有愧于“人民公仆”四个字。
作风问题存在顽固性和反复性,广大公务员,以及想要、将要当上公务员的人,都应该以这段时间以来的整风运动为契机,好好转变自己的“官念”,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权力观、政绩观,真正将自己的定位放到“公仆”二字上来,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自己衡量得失的落脚点,否则这条看似外表光鲜,实则布满荆棘的官路恐怕走不完。
作者笔名: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