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作风建设组通报,6月11日,治庸办督查员兵分两路,对黄陂区、蔡甸区、汉阳区、汉南区的窗口和机关单位工作作风情况进行突击暗访。暗访发现,仍有部分区和单位存在“庸懒散”现象。(6月13日《楚天都市网》)
每月都有不同地方曝出政府工作人员上班期间不是打牌就是逛淘宝,不是聊天就是多岗无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更给群众办事带来诸多不便。政府“慵懒散”现象频频被曝光,虽然我们不能就以此来以偏概全,但从曝光的次数和严重度来说,恐怕只有群众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似乎留给政府官员在“慵懒散”上很大的空间。
整治“慵懒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对“慵懒散”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作风建设无小事,对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查处,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暗访组、治庸办等相关机构大力查处,希望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群众对干部的印象越来越好。
“慵懒散”本是政府作风建设的贬义词,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暴露出很多问题,甚至还和腐败紧密相连。可以说,“慵懒散”作为一种作风现象,几乎到了“人人憎恶”、“人人指责”的地步,但在现实中,对于“慵懒散”的治理,有些太过于柔情,甚至还讲人情起来。
从对治理“慵懒散”的规定看,不外乎仍停留在警告、处分、调整岗位等层面,这样的惩治如同“隔靴搔痒”一样,对当事人没有到达惩治的力度,更重要的对其他的同志也没有达到警告的目的,过于柔情的惩治,很难达到治理、管理、甚至威慑作用。
治理“慵懒散”不能过于柔情,同时,也不能对这样的官员都一棍子打死,一票就否定。但着眼于重塑整个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要求,在原有惩治办法的基础上,加点力度通常情况下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