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五年,但它带给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仍在继续。五年来,世界经济力量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格局也进行了调整,而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则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诸多挑战。如何重建全球治理结构,创建新资本、新价值、 新世界 ( 行情 , 问诊 )的框架?经济观察报专访了金融智库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官马克·让(Marc Uzan)。
经济观察报: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怎样的挑战?
马克·让:2008年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全球面临的最大一次经济衰退。危机之后,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重新调整。欧洲的恢复缓慢, 欧元 区各国的财政政策协调仍然是一个难题。美国在危机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现在迫切希望将金融服务输出到别的国家。而新兴经济体受到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出口导向型经济体,2013年夏天美联储提出退出QE的预期,这些国家就遭遇了大规模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不同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缺乏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挑战的根源,现在各国都受制于 美元 ,因为没有可以取代美元地位的货币。当然,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将更加复杂和漫长。
经济观察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马克·让: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首先,G20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作用,尤其是在提供公共物品、市场自由化和政策支持方面,G20国家应该加强合作。不仅要制订协调的政策,更需要对政策的强力执行,履行做出的承诺。
另外,要让国际货币 基金 组织(IMF)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时,IMF的初衷是建立一个框架,避免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之后在IMF发展过程中,目标是促进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从而促进经济稳定性。此次金融危机后,IMF在欧洲与欧盟、欧洲 央行 一起对南欧国家进行救助,对这些国家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面对全球经济体系的风险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各国政策的联系性,也要提供更清晰、更统一的措施,推出更多工具来帮助调整和平衡。
最重要的是,希望能早日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一体化的趋势。当然,这种一体化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政治意愿,但从长远看来可以使全球经济更协调,避免很多危机,这需要加强各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
经济观察报:2014年1月,美联储将把每月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削减至750亿美元。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应该进行哪些改革以便在全球金融风险中更好地自保?
马克·让:现在对一些国家来说,是改革的好时机。减少对美元资本的依赖性,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它们需要更多的储备,需要强大的 银行 体系,但这些并不够。
新兴经济体能否承受美国结束QE后的资本外流?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是政策的两难,但并非什么也做不了。它们需要设置缓冲器,因为未来几个月美元逐步结束QE之后新兴市场国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新兴经济体需要国家级、区域级和全球级别的防御体系。国家内的防御体系需要有国内的银行体系作为支撑,需要资产、权益和银行系统有很好的匹配,需要有很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确保资本流出不会太快。政策制定者也要监控很多市场信号,比如国家债务和GDP的比例,经常账户赤字等。
在区域层面,可以考虑各国央行合作,面对资本外流压力时协调货币政策,来减少外部冲击的风险。我们还需要考虑在全球层次上可以做些什么。这就又回到了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货币体系,我们是否考虑在未来统一货币。我们现在依赖美元,但美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会考虑其他国家,这样不对称的关系需要改变。
经济观察报:金融危机五年之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更自由还是更规范?
马克·让:资本的自由化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几十年来金融危机层出不穷,这些危机都由资本自由流动引起。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危险,所以各国都应该设法保护自己。要明白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多 信贷 ?毫无疑问,过多的信贷会带来泡沫,比如房地产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我们能做什么来实现平衡?我认为,自由流动是金融的本性,而我们要做的是规范和监控它的流量和方向。
世界金融体系在受到更多监管的同时,应该强化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控制风险,监控影子银行。但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全球金融体系,世界上大的央行和IMF不仅要为金融机构,更要为国家提供最后的援助。应该强化IMF的地位,为陷入危机中的国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所以,国际金融体系不仅需要更多的监管,还需要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