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用公费大肆挥霍现象普遍存在,让广大百姓深恶痛绝,“三公”经费,这个词成为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词语,也触动着各级领导干部敏感神经。造成“三公经费”高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其一,财政供养的人员多;其二,预算管理不合理;其三,监督执行不完善。那么如何压缩“三公经费”?
一是要精简机构、加强预算
机关单位要通过“整合职能、整合权责、整合机构、整合机制”等方式精简机构,同时提高工作员的办事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各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工作量进行概算,制订科学可行的预算标准。公务接待要实行“红线”管理,除特殊原因不得超过“红线”标准。并全面推行预算公开,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要整顿作风、管好公车
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坚定革命信念,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当好群众表率。各单位要根据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来合理安排公车购置数量,对公车统一标识,严禁公车私用。
三是要落实监督、行政问责
减少“三公”经费的关键是要建立细化、透明的财政公开长效机制。不仅仅是财务公开,还要财务简单明了,让公众一看就懂。公开的同时要提供专门的信息反馈平台,对公众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回复,与此同时,行政、财政、审计部门也要加强的监督力度。
“三公”经费资金来自于财政、是公众的纳税钱。人民有权利知道,花到哪里去了,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给公众作一个交待。压缩经费开支,能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作者:末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