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普财富注册于2013年,业务真正发展始于2014年,发迹于沈阳,2015年中普在北京新注册了数家公司,从此以中普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2014年-2016年,三年间,中普财富疯狂扩张,尤其在东北地区扩张速度另很多经营多年的正规品牌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为之侧目,中普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是源于自身的实力还是庞氏骗局?希望通过此文大家能找到答案。
一、中普注册公司繁多,股东背景并未像其宣称的具有较强实力
目前中普在沈阳和北京等地注册的公司至少有12家以上,名下各个企业注册资金累计为6亿多元,各个注册公司股东不一,结构复杂,主要股东包括:陈昌、安静、吕洋等,均为自然人参股,背景“神秘”,而其早前宣传的主要股东辽宁弘达集团有限公司,在股东结构中未有体现;且即使宣传是真实的,辽宁弘达集团在辽宁本地也是名不经传的企业。当地人几乎没人听过,让人对中普的真实实力有较大质疑。 从工商局了解的资料,中普财富旗下的主力企业主要实缴时间发生在2015年,并非一次性缴纳且起初实缴金额较少,更加令人质疑其真实资本实力。
1、一个标榜自己具有很强实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却未能进入中国互金会,而热衷于加入山寨协会
2、对互联网金融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国家为了规范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由银监会和央行牵头,成立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目前国内具有较强的实力,符合行业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几乎都纳入其中(例如支付宝、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已经有400余个单位),而中普财富却没有通过国家互金会的会员门槛审核,其目前热衷于花大价钱加入一些山寨协会(例如被国家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点名批评的山寨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仅仅多出行业两个字,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有其宣传与某某电视台合作、荣获某某奖项等等,如果仔细研究,都会发现不过是花钱买点名声而已,正规的行事务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少拿这些不具公信力和被认为是笑谈的战略合作进行宣传。
2、现在越来越多没有真正实力的平台,尤其是骗子公司喜欢拿注册资金说事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4年席卷东北的投资担保跑路事件,这些骗术的共同特点就是靠几个亿的注册资金虚张声势(其实自身没什么资产),靠抵押来说明安全(其实际项目严重夸大,甚至部分根本不存在),E租宝不也是宣传自己有几十个亿的注册资金,大家要明白注册资金和实际资产是完全两个概念,如果没有很强的自身资本背景,而是靠投资人的资金推动其发展,很容易形成庞氏骗局;中普财富的股东实力真能支撑起如此大的扩张速度?如果不能,其扩张的资本来自何处,是否动用了投资人的钱,是否有自融嫌疑呢?
3、中普的成本高的离谱,没有利润,扩张越快,不是亏损越多?
中普目前的主要投资出口为贷款(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经了解其贷款端确实存在,确实车辆抵押贷款做到了一定规模;中普的车辆抵押贷款看似真实,但因为其特有的车辆入库收押操作,与普通的车辆抵押贷款不同,中普要付出比车贷同业高得多的成本而又不能收取较高的利息,而其发放贷款的规模是否和投资规模相匹配也是外界最大的质疑;目前很多业内人士反映中普与其他正规的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很不同的是,其投资端的吸金速度要远高于贷款端放款速度,很多贷款领域的资深人士对中普的最大的疑问是,(中普的贷款利息+运营成本)远远大于其理财收益,换句话说就是越做越不赚钱,但中普为什么还要加快扩张?做互联网金融不是赌博,蚁力神的王奉友赌输了,E租宝的丁宁已经输掉了一生,希望中普能解释一下自己的盈利点在哪。
4、投资标的真的有那么好吗?
中普设立了名目繁多的投资项目低低买房、滴滴创业贷等等,名称看着很时髦,但推动业务成本高昂。仔细了解发现中普的这些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坏账率较高的东北尤其是辽宁地区,目前东北的经济情况大家是知道的,很多正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降低风险,纷纷收缩东北区域的贷款规模,而中普却逆势而为,甚至以高于同行业的成本在东北地区广开门店,这是赔本赚吆喝,还是真要做事呢?
4、希望大家了解一下中普的人员结构
还记得E租宝是怎么包装自己的吗,花大价钱雇佣并包装了所谓学者、所谓金融资深人士、退休政府官员到企业任职高管,真正务实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这么做吗?大家可以翻看一下中普网站上的高管,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下这些人真的懂金融吗?能操盘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企业,是不是摆设?翻看一下中普总裁臧延斌的履历,是否会觉得这位总裁还是太稚嫩点呢。别忘了E租宝的花瓶总裁张敏也被宣传成是“年轻有为”
5、业务人员普遍学历偏低,拉拢对象以老年人为主
通过与中普业务人员的接触发现,与一般金融企业高素质高学历人员较为集中不同,中普大部分工作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社会阅历较少,而且很多业务员连基础的金融知识都不懂,他们很愿意唠家常,套近乎,喜欢靠送米送豆油来诱惑投资者尤其是老年人,这些特点与当时E租宝的业务员也颇为相似。
6、夸大宣传较多,不要被保险合作、担保蒙蔽了
中普业务人员通过发放传单宣传某知名保险公司保证其投资没有风险,由广发银行总行开立账户对投资基金进行托管等,还有担保公司担保等等,经与保险公司和银行了解,事实与其宣传出入较大,这点与当时E租宝借助知名保险公司和兴业银行夸大宣传也颇为相似;而为了规避过度担保、关联担保带来的潜在风险,国家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互联网金融行业要“去担保化”,此时还在以担保为卖点是不是太过时了呢。
有鉴于以前评论E租宝的文章,已经讲了很多,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下本人撰写的《E租宝下一个蚁力神》,很多不正规的金融平台的发展之路有很多相通之处,自己判别下中普互联网金融的靠谱程度,不多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