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寿 岩 整理:雍冉冉
提到微信,地球人都知道它是非常火的聊天工具,手机里装上它,平时和亲戚朋友发发短信、图片、语音,非常的方便、实用,但从没想过有一天它还能帮助我“抓”小偷。
2013年夏天,在化工园区工作的老余丢了部手机,来到边防派出所里求助。给老余做好了登记,我领着他来到移动公司,用身份证补办了原来的电话卡,查询了近期的通话记录,意外发现老余的手机卡仍在被人使用,在向外拨通的号码中,有三个号码是重复的,按常理,重复拨打的号码不是亲属就是朋友,而这三个号码老余并不认识,极有可能就是盗窃手机的犯罪嫌疑人的熟人,于是这三个重复的电话号码便成了破案的突破口。
贸然拨打电话,对方一定会帮助嫌疑人掩饰真相,线索可能因此中断,可除了电话号码没有其他线索,该如何调查呢?
忽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微信有通过手机号码寻找好友的功能,如果将那三个重复的电话号码加为好友,也许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套”出嫌疑人的信息。
想法很好,实施起来却很困难。我先是重新申请了一个微信号码,试着查找了第一个电话号码,对方没有使用微信没法添加;接着查找了第二个,性别显示为男,我没急着添加他为好友,而是把自己新的微信号改成女性,上传了一张网上“淘”来的美女头像,一加,没过两分钟,对方就同意加为好友。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对方是四川某地人,有很多老乡在江苏打工。不过,很难问出他的老乡中是谁拿了老余的手机。
希望只能寄托在第三个号码上,一查,也是男性,我直接添加他为好友。第一天,为了避免对方起疑心,我没有主动去问太多问题,只知道他也是四川某地人。不过令人激动的是,他称自己的母亲在我辖区某化工厂打工。第二天,我早早就上了微信,一番曲折,终于问到了对方的真实姓名,他的名字中有一生僻字。当天,我们联系到四川某地公安部门,凭借那个生僻字很快就找到了与他同户的母亲。有了姓名和户籍地址,紧接着我查阅了民警以往入户走访的登记表,确定了嫌疑人所在单位。结果嫌疑人承认事实,手机被成功追回。
巧用微信“抓”小偷,这事儿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我成了“名人”。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同事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