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书记韩正6日在北京透露,通过全覆盖的申报以及后续的核实甄别,上海发现182名领导干部踩到了亲属经商办企业相关规定的“红线”。这些官员中,绝大多数人的亲属目前已从商界退出,其中3人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国新闻网3月6日)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下海经商办企业致富的不在少数,其中官员亲属可以说是其中的“主力军”。然而,官员岂能当官、发财两不误,既占着“官家”的位子,又捞着市场的票子呢?
为啥官员亲属热衷于下海经商,甚至无往不利,一夜暴富呢?这不单是因为政府把握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命脉走向,官员亲属占得发展先机,更主要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能为亲属经商企业提供各种便利,不论是各项行政审批,企业招投标还是项目资金贷款。。。官员权力都能成为他的“通关令牌”。
虽说从中央到地方都意识到官员亲属经商应受到严格限制,也出台了不少禁令加以规范限制。但依旧有不少官员既放不下干部身份,又经不起金钱诱惑,对禁令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上有政策,下游对策”。这次曝光的就有182名领导干部踩到了亲属经商办企业相关规定的“红线”。
毋庸置疑,官员踩亲属经商“红线”都是权力惹的祸。试想,官员若不是手上握有权力,又如何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又怎能影响到市场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又怎会受到群众的诟病。当然,官员亲属经商可以说是将权力转化成巨额财富,官员亲属在官员的“地盘”上经商办企业,势必导致官商勾结、钱权交易、不当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
因此,必须对官员亲属经商进行常态化管理。通过对官员权力约束制衡,官员亲属经商定期申报、不定时抽查,对违规干部严肃处理,将官员亲属经商纳入干部考核提拔。。。彻底扑灭官员亲属违规经商的“小火苗”。如此一来,才能避免干部权力的“腐”化,维护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不让官员既占着官家的位子,有捞着市场的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