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一篇名为《“那届360公关”谢幕:一个PR符号的消失》传遍互联网江湖,该文指出,因360手机深圳团队独立,由360公关老臣组成的360手机市场部被架空,曾经以“既凶狠犀利,又流氓无耻”出名的360公关团队分崩离析, “那届360公关”由此落幕。360面向外界的传播声量也日渐低落。
然而,从8月中旬开始,奇虎360和周鸿祎再次频频出现在镜头前。先是称自家技术团队“发现微信重大漏洞”,后又借女排夺冠炒作360手机助手,最近又称“360回归是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大有重出江湖之势。显然,私有化交易完成后,公关团队自然需要为360在国内上市讲一个美好的故事,但不幸的是,今天的故事已经不如曾经那么好讲。8月26日,一个自称“360在职员工”的网友在知乎平台上戳破了360公关刚刚吹起的泡沫。
据这名“员工”称,360资金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私有化交易完成后,360迟迟没有将股票平仓资金发放给员工,而有人猜测,这部分资金可能已经成了360的过桥资金,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360公司大楼已经被抵押变现,其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同时,该员工提及360管理层的问题,即创始人周鸿祎和总裁齐向东失和。之前就有报道称,360 总裁齐向东主导的新闻团队即将从 360 公司脱离出来,成立了一个专注打造新媒体产品“北京时间”。虽然齐向东出走已经被360及时辟谣为不实,但是创立“北京时间”确有其事,而恰恰因为“北京时间”等由齐向东主导的项目相继失利,360损失过亿,引起了周鸿祎对齐向东的不满,随后,在私有化交易完成后,齐向东持有的360股票大幅缩水,分管业务也被减少,在老员工离职潮之后,齐向东正面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由于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原因,360新业务的发展也不顺利。360在2015年6月高调推出行车记录仪,并且周鸿祎亲自出面站台,打出“参数帝”的口号,想借助这款产品在初期营销上一举超越小米。一年过去,360行车记录仪还未超越小米便被打入“冷宫”进入了暮年,此外,360的路由器、随身wifi等产品销量不佳,有被同时拆分的可能,被周鸿祎寄以厚望的360手机真实表现也不尽人意,成立第一年的销量不到200万台,比小米手机一个月的出货量还要少。
受此话题影响,这把对360的质疑之火在知乎蔓延开来,从360的管理、产品到企业价值观,质疑声音不绝于耳,有用户评论“360绝对算是缺乏道德心的代表企业之一。”
除了对360公司现状的唱衰,知乎上对周鸿祎的评价也被点燃。有网友在知乎上开启了“周鸿祎有过哪些被打脸的言论?”的问题。知友对周鸿祎的“打脸言论”进行了盘点:2015年,周鸿祎信誓旦旦的宣布360智能硬件全部免费,近期却称自己发现硬件免费很扯蛋,被网友调侃“脸打的啪啪响”;同年,周鸿祎宣称360手机应用“太空水冷散热技术”,没过多久又解释说:“太空水冷说白了大家也在造噱头”;2011年,自信满满的周鸿祎表示“我们自己肯定是不做游戏,不会又当裁判员,又当球员”,2015年,360游戏推出KGA联赛,正式进军电竞市场……事实上,周鸿祎的“反复无常”从根本上说明了360缺乏清晰的发展思路,新业务大都是跟风之作,难以推动企业进步。
不少网友猜测,360频繁公关秀是为了掩饰其回国上市之路难以推进的尴尬,近期政策调整频繁,360的国内上市之路仍存在变数。日前,证监会发布新《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将对中概股回归后高估值催生重组市场泡沫的问题进行治理。借壳难度的增加以及审核的不确定性影响了360回归A股的进程。
IPO审核时间漫长、360过桥资金不足、内部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都让360回归之路举步维艰。对于自称“负翁”的周鸿祎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可能等不起那么久,一家靠故事包装出来的公司,即便外表光鲜亮丽,也无法长期掩盖内部空洞、增长乏力的事实。
http://www.21jrr.com/news/zhxw/2016/0907/15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