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仔头戴官帽,缀有金色“廉”字,寓意为清正廉明;手持令牌,寓意为令行禁止,不能越红线、逾法纪。包公仔的设计既体现出包公刚直不阿、两袖清风的正气正义,又通过卡通元素增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群众互动交流的亲近感和融合度。(6月29日 人民日报)
最近,四川省纪委推出“包公仔”卡通形象,图文并茂解读党纪法规、宣讲纪律政策。“包公仔”的走红,显现了相关部门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的灵活思变,也体现了党纪法规教育也能形象生动。一直以来,廉政文化教育都默默出现在各部门、单位的墙壁、走廊、电脑桌面,以书画图片、格言警句、宣传册子等传统形式出现。受众大多集中在体制内的干部群众,与普通大众接触不多。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众的日常生活与传统媒体渐行渐远,如何抓住网络、如何更新载体以吸引眼球成为当前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包公仔”的形象,使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方式转变了原来严肃、刻板的宣传风格,让廉政宣传教育生动起来。“包公仔”之所以走红网络,一方面体现了四川省纪委在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方面的新举措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廉政典范“包公”出现,图文并茂解读党纪法规、案例与纪律相结合,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也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更不会出现反感和排斥,极大地提升大众对反腐惩腐的参与度的积极性。
“包公仔”的出现,意味着四川省纪委给自己画上了一个LOG,对树立政府部门、反腐机构公信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因为大众思廉若渴的期待,对“包公仔” LOG也将给与更大的关注和参与。
反腐LOG,今天你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