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再次通报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全国查处乡科级干部“四风”问题12632件,处理1695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308人。这些问题,恐怕绝大多数就发生在群众身边。其中不乏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索贿行贿、骗取惠农资金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更有甚者,连孤儿生活费都不放过,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新华网,2015年7月24日)
随着拍“苍蝇”力度的不断加大,基层党风廉政状况比以往有了明显好转,但违纪违法、侵犯群众权益的问题仍然突出,“苍蝇”依然横飞,“灭蝇”的任务也依然艰巨而迫切。
有贪必肃,有腐必反,对腐败分子形成震慑,让“不敢腐”成为常态,才能有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能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理念,始终牢记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做到正确对待权力、谨慎使用权力、不敢滥用权力。腐败的重要成因之一就是权力滥用,反腐败重在通过健全权力行使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
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权力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为公权力涂上“防腐剂”,增强公务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实现制度化的反腐。在防治腐败方面推出过不少有效的措施,但这些措施还有待固化为制度,不断充实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才能长治久‘廉’。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并强化制度衔接,建立健全保障制度执行的工作机制。
“防蝇”、“灭蝇”,人人有责。除了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不变的步伐,基层党组织更要扛起主体责任、当好“总指挥”,乡里乡亲、街坊四邻也要做好监督。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基层干部自身。对那些不拿纪律当回事、“蠢蠢欲动”的干部而言,早收心早安心,别再抱“法不责众”、“纪律管不过来”的侥幸心理了。
因此,必须高擎“苍蝇拍”,使出“打虎劲”,对嗡嗡作响、肆意横飞的“苍蝇”,有多少拍多少,打一场“灭蝇”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