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举报东莞一镇街官员购买过百万元的豪车,坐拥大量房产,称其身家近20亿元。同时举报了该官员涉及其他违法违纪问题。(《新华网》)
全家名下的房产过百套,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上述房产租赁月收入超200万元。该官员及其家人还拥有3辆豪华轿车,总价值超过人民币250万元。这是该名官员带给世人的“大震撼”。诚然,这之中有多少是劳动所得,有多少是非法所得,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进行调查核实。
是什么让官员“坐拥20亿”?我们不得不反思。贪官并不是一当官就贪,是在权欲膨胀后没有正常渠道予以纠正,在诱惑面前定力不够,自身修行不足,一步一步走上贪腐之路的。人都有弱点,很多官员手握权力后,由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纵欲享乐等腐朽思想抬头,容易被人利用走上贪腐色腐之路。
把脉众多落马官员,不难看出,要解决官员的“定力”问题,先要解决权力监督的问题。权利运行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是以权谋私,滋生腐败的温床,权力运行过程越不公开、透明,规范约速越少,自由裁量数越大,就越容易诱发消极腐败行为,而要制约权力,遏制腐败,除了进一步完善权力的分配、控制等措施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贯彻实施透明化原则。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处在人民群众的严格监督之中,让群众了解权力运行规则、程序结果,有效防范和遏制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等消极腐败行为的发生。
廉能避祸端,洁可保名德。铁腕反腐固然大快人心,但从体制上、制度上、法律上找到一条根治腐败的路子才是根本。否则,腐败官员揪得越多,就会造成越反越腐的假象,致使人们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