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权力私用清水衙门一样水不“清”
发布时间:2015-10-08 14:53:59 文章来源:

 

  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网易》)

  近些年,土地、工程、矿产、房地产等领域腐败案件频发,社会关注度高,相关政府部门也由此成了反腐败的重中之重。因此,不少人认为,“清水衙门”由于权力有限,涉及的公共资金较少,发生腐败的概率就低,对社会的危害性就小。

  其实,腐败现象正向一些人心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看似油水不多的部门腐败案件高发。殡葬服务成为部分民政干部贪腐的“摇钱树”,农机补贴成为一些农口干部的“唐僧肉”。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扶贫系列腐败案,海南海洋渔业系统“贪鱼”事件,到江西查办的农机领域腐败系列案件表明,“冷”门也热衷于贪腐,大到手扶拖拉机,小到太阳能杀虫灯,从捕捞许可证、柴油补贴到国家灾害补助发放,都能成为一些人肆意牟利的资源。

  “清水衙门”水不清,成了近来人们广为关注的腐败现象。一些领域涉及的资金不多,但是腐败行为积少成多,危害并不小,更不能被忽视。在2011年重庆发生的农机补贴腐败案件中,一张秧盘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推广站要提1毛8分,站长再拿3分。事实上,只要有权力行使的地方,都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和空间。贪三分钱跟贪上亿元,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凡是涉及到公共权力的地方,如果失去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任何一个“衙门”都有发生腐败的危险。

  清和肥,只是相对的。权力本身不分大小,只要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就必然发生贪腐行为,只要权力私用“清水衙门”一样水不“清”。反腐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把反腐败的平台打造得更坚固一些,网络收得更紧一点,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一条“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的防线,才能让“衙门”能够“清”起来。(文/刘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