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10月17日报道,近日,网曝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留光镇政府东500米左右,当地村民孙秋英在自家门口因是否垫路与邻居产生争执,遭到“镇政府工作人员用土掩埋”。网帖还爆料称,肇事方为镇政府安全保卫人员,所开拉土车辆是镇政府扣押车辆,该安全保卫人员还涉嫌无证驾驶。(10月17日 凤凰网)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经过几个世纪历史证明的真理,是治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铁律;“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古训,也时刻提醒我们只有“举国民之力”才能将国家这艘大船稳稳地托起,乘风破浪,驶向辉煌。
然而部分政府官员却与真理背道而驰,反其道而行之,与民争利、斗气,严重损害政府和群众的感情。之前有冲动的城管殴打小商贩的事实,现有政府工作人员“活埋”村民的恶行,我不禁想问:为什么部分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冲突就那么大呢?怎么才能使干群和谐呢?
从根本上说,没有不像话的民,只有不称职的官,干群关系出现隔阂和裂痕,还得从自己方面找突破口。
一要周密细致,切实抓好宣传工作。“政务宣传”是凝结民心的首要推动力,各地区、各部门机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对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法律、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宣传讲解工作,干群一条心,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社会的发展、建设。
二要心系群众,积极推进民生工作。积极推进政策制定一定要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惠民工程一定要落到实处,同时明确责任和制定督查制度,防治腐败滋生。
三要文明行政,努力建设连心大桥。“不知礼,无以立!”在日常交往中,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和政府的整体形象,不仅应该带头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自身修养、文明素质。所谓“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平时,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往往具体体现于其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种种细节之中。公务员应时刻检点自身行为、逐步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整体素质,有助于纠正“门难进,脸难看”的不良风气,端正文明行政、有效行政,化解官民冲突,让人民满意,让干群同心。
四要恪尽职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弘扬职业精神,发扬职业作风,严守职业纪律。
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化解干群矛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迈出的一步。干群应该齐心,吹响集结号,架起连心桥,共谱和谐区,对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大声叫“停”!(文/小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