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份以来,民政部、公安部等多个部委接连下发通知,专门整治各领域滥开证明现象,明确规定了一些不再开具的证明。但据新华社和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记者报道,不少机构依然要求提供本不应继续提供的证明,公安机关等也不得不继续开具其“并不掌握实际情况”的证明,而民众也不得不为“奇葩”证明继续跑腿。(10月18日,人民网)
但层出不穷的“奇葩”证明案例同时又说明,社会组织和权力部门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此类证明失去其实质意义,也就变成了一种庞大的社会机构运行的“空转式”的形式需要,并形成对个人理性和自由的惯性压制。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焦裕禄对群众“讲感情”的为民情怀,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设身处地为老百姓谋福利,为老百姓的利益殚精竭虑,创造“鱼水之情”的和谐,积淀出“血浓于水”的厚重。
当今社会机构和组织形式日趋庞大复杂,而其依赖的是技术理性和经济理性,人们相信这是社会进步和效率提升的途径,由此,人们也可能更趋向于对其产生依赖。基层党员干部要提升对工作有担当的公仆意识,当有些繁难的基层工作“出力不讨好”,干好了没有显绩,干不好会被群众误解时,尤其要意识到担当的重要性,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就不会陷入患得患失、顾此失彼、踯躅不前的漩涡中。
当然远不是开具证明所涉及的管理机制性问题了,而是更为深层的当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状况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调整问题,是人的自由和健全发展的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奉行“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笃信“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时时处处有担当,对群众自始至终有感情,把群众的福祉扛在肩上。(文/侯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