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2014年3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就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加强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时期,向全党发出的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总动员令。“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三严三实”质朴凝练、微言大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
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的区别,就在一个“权”字上。为官用权,能否抵住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在诱惑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就能顶得住,有的人却经不住引诱,尽管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可以分析,但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问题。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基本觉悟,对已有的权力、地位和利益总不满足,私心太重,私欲太强,这就是犯错误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事物的演变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对各级党员干部而言,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是最经常、最现实的考试。老实讲,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利国利民,用不好则会阻碍党的事业、损害党的形象,也毁了自己、害了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很多人有权力了,往往会成为被“围猎”的对象;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总书记说的一针见血。谨慎用权、管好权力、如履薄冰,始终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才是对权力的应有态度。因此,“三严三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文/ 安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