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免职“马拉松”凸显问责程序的随意性
发布时间:2015-11-03 14:47:45 文章来源:

 

  邵阳市质监局和湖南省质监局在落实纪委一免职建议时,经过160余天层层“报批”后,才走完“免职”程序。在纪委建议免职期间,该局长还被要求以领导身份,继续主持县质监局工作。而这起免职事件,也被网友称为罕见的官员免职“马拉松”。(《新浪网》)

  从递交举报信、实名举报到批示处理、督促落实,再到最后作出免职批复、正式宣布,免职问题为何一拖再拖、悬而难决?民众不得不质疑,免去一个县的质监局长,究竟有多难,需要多长时间?

  官员免职一事拖延长达近半年之久这已引起民众的无限猜疑,这是一“奇”。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官员被举报、被纪委查出问题后,还被要求继续以局长身份主持全局工作,这又是一“奇”。

  这场被网友戏称为官员免职“马拉松”事件的背后,究竟是因为免职程序的复杂、取证过程的困难,还是质监局长个人能力超群、局长一职非他不能胜任,又或者是还有什么别的隐情?

  据了解,此次官员免职事件前前后后经历了调查核实、批示建议、督促落实、研究措施、做出免职批复五个阶段。为此,相关人员做出解释,“因为去年质监部门进行体制调整、人事编制被冻结了,所以,对许又展的免职拖了一段时间”。

  在我国,官员问责,有一定的程序。“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以“体制调整、人事编制被冻结”为托辞,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考虑到隆回县局工作运转及班子特殊情况,暂定由许又展主持工作”。让存在作风问题的局长“带病”守岗,相关部门这样的做法是难以服众的。此次官员免职事件无论是因为个人恩怨,还是官员本身的问题,以工作需要为借口,不是免职决定一拖再拖的症结所在。

  官员免职“马拉松”的背后,凸显的是少数地方官员问责程序的随意性,是官员问责制度的“拖延病症”。相关部门当规范程序、健全制度,促使官员问责制度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文/星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