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近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强调,“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行进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刻,跋涉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阶段,锻造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比任何事情,都来得更为紧迫。(11月3日人民网)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培养一群人民满意的干部不仅是人民的殷切要求更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培养出好的干部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顺利实现中华民族违法复兴的“中国梦”的可靠保证;反之则会成为国家的蛀虫和人民的罪人,影响党的形象,甚至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实现干部的清正就要从“早”抓起,从最开始的培养抓起,无论何人只要进入干部队伍就应该始终把握一个“严”字,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就必须坚持严格要求。
严格干部培养,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没有一定的时间企图想幼苗过快的生长是不可能的,如果强行拔高必然导致根扎不深,杆不壮,风一吹就倒了。对于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需要多“墩苗”,才能积蓄更大的成长力量。让干部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因此要注重培养干部在基层挑重担、强筋健骨,使得我们的干部能够经得起各种复杂的考验保证茁壮成长。
要从严监督。好干部是教育培养出来的,更是制度监督出来的。选拔干部不能搞盆景,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得“好苗”不会“斜出”。重点在于在对干部日常管理中,要着力解决重选拔、 轻管理的倾向,不能选时很紧张,选后就放松;坚持以“严”和“实”的精神,修枝剪叶,健康成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严格培养干部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使得这项工作变成长期行为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得无论我们国家发展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幽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