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山西、贵州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通报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方面的案件。其中包括,山东省通报3起“庸懒散”典型案件,山西省通报两起违反财经纪律等典型案件,贵州省通报8起违规使用公车案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报3起违反工作纪律案件(新华网)。
对于一些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群众形容为“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消磨中,个别干部逐渐认为自己“站着不长,绊倒不响”,安于现状、贪图享乐。
对于庸官懒政的治理,不少地方都已经进行过实践和探索,但这一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治。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而言,突出表现为庸懒散奢,这是行政管理中一个长期存在并且需要不断深入治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呈现出步步惊心的递进趋势,往往起源于庸懒,进而导致散奢,最为甚者陷入贪腐泥潭难以自拔。
根治“庸懒散奢贪”单纯依靠党内监督显然远远不够,贯彻践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拓宽群众的监督信息源和举报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在媒体、网络等渠道不断发展的今天,能否积极利用这些渠道,着力解决各种曝光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将线上收集民意与线下解决问题相结合,让新闻媒体或网络舆情真正发挥作用,无疑也是能否践行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志。
对于治理庸官懒政而言,单兵突进或者各自为战仍然不可取,容易表现为一些地方严一些地方松,或者一个时期严一个时期松,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根治庸懒散要拓宽群众监督信息源,将对工作作风和绩效的考核与提拔任用联系起来,这已经被公认为治理庸官懒政的有效之道。如果再辅以并完善末位淘汰、差额竞聘等相关机制,庸官懒政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文/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