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近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证实,魏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另有知情人说,魏平日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京华时报》)
贪官,在落马之前,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为官形象?纵观近年来被打掉的“老虎”,答案可谓是形形色色。有态度骄横者,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副省长请我(吃饭),我根本不理他们”。有露财显富者,如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集名表、名腰带、名眼镜于一身,“浑身是宝”。有口碑较好者,如湖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原局长谢光祥,当众怒斥矿难瞒报事件,赢得媒体一片赞誉。也有为人低调者,如家中查抄出亿元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穿着朴素,骑车上班。
人有千种,世有百态。不少贪官在为官时,不仅掌握了“厚黑学”,能熟练地运用“贪官生存法则”,还是“身怀绝技”的“伪装大师”,善于把自己打扮成“专家学者”型、“扶贫济困”型、“反腐斗士”型、“艰苦朴素”型、“诚信践诺”型的好官、清官,极力掩饰自己的贪婪和无耻,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善于伪装的贪官像变色龙、枯叶蝶,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像浓妆艳抹的姑娘,很会用媒体等为自己粉饰,以至于不易被人察觉和识破。如何把这些“伪装大师”般的贪官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纪执法素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增强反腐敏锐性和对腐败分子的鉴别力。另一方面,众人拾柴火焰高,广大人民群众要擦亮眼睛、不受蒙蔽,积极揭秘隐形腐败手段和伪装马甲,使腐败分子的“障眼法”不攻自破。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论多么会掩饰、伪装,只要是违纪违法,这样的官员就是人民的公敌,就是国家的蛀虫,必须从严从快、严惩不贷。 (文/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