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节约风气的形成,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刘奇葆强调,要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把节约的理念贯穿到机关的经费管理、出差出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教育培训、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管好“钱袋子”,过好“紧日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道德修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修身律己、带头节约,更好地展示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摘自人民网)
党员干部,首先要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纪律,才能以廉洁的心态、廉洁的行动,做好职责赋予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熟悉财经纪律,熟悉廉政要求,自觉在工作中,运用相关规定,而不是被一些人不正确的意见所左右,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班子一把手,有很大的财权,职责赋予他们管理公家的钱袋子。他们工作的认真态度、业务熟悉程度和政治思想高度,决定着是否能够廉洁、高效的管理着人民的资金,是否将有限的工作经费,正确运用在人民急需的地方。因此,职位要求班子一班手,必须具有管好公家钱袋子的能力和素质,必须认真细致的管理好钱袋子里面的每一分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总量上升到新的高度。国家税收全年已经达到12万亿人民币的巨大规模。虽然国家的钱袋子比以往大了,财政资金比以往宽裕一些,但是我国国大人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贫困人口众多,加上几十年来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欠账,我国需要支出的资金项目非常多,仍然需要认真计划、节约使用每一分钱。
铺张浪费国家资金,大搞公款吃喝、旅游、公款购车等行为,只能腐蚀干部的思想,带坏干部的行为,最终在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深,最终走上贪污等犯罪的道路上。
“多一分欲望,就多一处陷阱”。管理好公家的钱袋子,就是将一部分人的欲望打压下去,让他们在廉洁的道路上健康行走。只有克己奉公,廉洁从政,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够平安一生,才会真正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文/寻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