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发布。蓝皮书指出,官员形象危机主要集中在五大风险领域,即“贪”(贪腐问题)、“渎”(失职渎职)、“色”(性丑闻、强奸)、“假”(包括火箭提拔、“被影响”“造假造谣”等要素)、“枉”(暴力执法、遭遇暴力抗法、作风粗暴等)。(人民网)
根据报告,当前,群众更加厌恶“贪”和“渎”的官员。在“群众对官员负面形象的厌恶排名”中,“贪”(30.7%)、“渎”(24.8%)和“假”(17.4%)位列群众对官员负面形象厌恶排名的前三位,“色”(16.6%)和“枉”(10.5%)次之。而“贪”和“渎”都属于对“公权力”的滥用,说明群众普遍认为“公权力”应合法、合理使用。
所谓“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官员的形象危机来源于部分官员的贪赃枉法、生活腐化、作风粗暴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尤其事在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时,部分官员依然坚持为少数人服务,为少数人获得利益提供便利,激起了民愤,导致群众站在了党和政府的“对立面”,不在信任党和政府。当前群众“爱才喜惠”,更加偏好“能力本位”和“惠民导向”的官员,因此要修复官员的形象危机,在拥有为民务实清廉”形象的前提下,需要“才德兼备”,需要在专注于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获得群众的认可,让社会获益、群众获利。
当前,纠正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修复官员的形象,让官员使用权利合理合法,让群众更加信任我们的党,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文/寻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