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是一个早已不再新鲜的话题,自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开始就一直存在,但是直到今天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而呈现多面化发展趋势。印象中,他们经常是事故的受害者或者说意外事件的被伤害者,例如河南南阳17名留守幼女被买处、山东苍山县8岁留守女童被村里鳏夫性侵等新闻刺激我们的眼球,刺痛我们的心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留守儿童犯罪率也在增长,自贡13岁留守少年竟因外婆唠叨而动手棒杀,近期发生的湖南3名留守儿童劫杀52岁女教师之后居然淡定处理现场,随后若无其事到网吧上网的事件同样让我们震惊。
其实从留守儿童的角度来看,他们作为未成年人非常容易受到伤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由于缺少关心、爱护以及来自父母的管教和约束,容易形成冷漠的性格,沾染不良嗜好,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地方,但如果缺少了家庭教育,他们在社会中容易接收不良讯息,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就算他们跟随务工父母进城了,没有完善的上学、医疗、户籍等制度,父母出去工作了,他们也只是换个地方留守而已。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很好的处理好留守儿童这个综合性社会问题,就必须要从政府的层面来解决。贵州省作为留守儿童大省,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年)》,将通过实施幸福校园、平安校园、自信自强、结对帮扶、亲情桥梁、全程资助六大工程,精准关爱留守儿童。他们将对因父母离开所在县域范围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留在居住地单独生活,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生活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的学龄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精准关爱。计划对留守儿童书本教育、人身安全、心理健康、亲情培养、资金帮助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安排,具备可行性,如果能很好的落实到位,比单纯的捐钱捐物或者走访慰问更具实效。
当父母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缺失时,当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孩子出现时,政府就应该担起该有的责任,出台相关政策,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和培育更多社会专业组织和服务人员,为留守儿童织起一张保护网。
(文/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