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公职人员沦落“瘾君子”是什么引领“时尚”
发布时间:2015-12-08 08:39:27 文章来源:

  据湖南省纪委网站消息,湖南临湘市委原副书记、市长龚卫国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对临湘市委副书记、市长龚卫国立案审查。经查,龚卫国严重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严重违反工作纪律,滥用职权,插手工程项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违反生活纪律,吸食毒品,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并非法生育一孩。(《人民网》2015年12月3日)

  吸毒众所周知,对身体和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吸毒会出现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症状,作为公职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他所作出的每一个行为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因为吸毒后出现幻觉,不能控制等行为严重影响当事人的一举一动,所做的行为都不受自己控制,这样还怎样很好的服务人民,为民办事。

  国家对此也有严刑峻法,为何屡有公职人员以身试法?细思之,无外乎“主动试、被动吸、无意尝”等情况。调查发现,“毒官”滥用的多为冰毒、K粉等名字稀奇古怪的新型毒品,官员吸毒,很多是毒腐相连。公职人员与毒品的第一次接触,多发生在交际应酬中。诱使公职人员吸毒的企业老板或社会人员无非是看中他们的权力,用毒品“绑架”为其谋利。也有的公职人员自身生活圈子不洁净,周围人把吸食新型毒品当做交往方式,“上等人都玩这个”等观念在朋友圈中流行。还有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压力大,在“试试”的心态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可见,公职人员吸毒,说到底就是由于“娱乐圈”“社交圈”“生活圈”这“三圈”不净而引发。

  出现这样多的公职人员吸毒现象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一直以来的禁毒行动都是公职人员牵头面向公众为主,忽略了公职人员这一群体,导致了禁毒行动“灯下黑”的情况。加之单纯的以为公职人员长期都是开展禁毒行动宣传的主体力量,认为完全了解毒品的危害,因此不会沾染毒品。(文/八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