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不到20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三年过去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2月3日发布消息称: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934起。在八项规定实施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越往后执纪越严”已成为共识,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扭转。(12月4日 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作风建设问题,坚持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党内政治生活加强,通过党的群教活动、“三严三实”活动开展以及持续不断地整风运动,严打老虎更打苍蝇,面对新形势,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更被强调。这些一系列举措为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风清气正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
在八项规定开展至今,面对不断出现车轮腐败、私人会所、节日腐败、官僚主义等作风建设问题,紧抓不懈,纪检部门加强监管,中央加大巡视,各级部门落实“两个责任”,从而确保了作风建设的高效率和威慑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这是八项规定严抓至今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加强作风建设,还需制度护航。将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强化保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具体标准和程序规范,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加大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做好制度保障,严格责任、狠抓执行、强化监督。(文/ 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