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此,“四个全面”成为中国的政治热词,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从提出到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走过一周年。这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国内到国外,“四个全面”始终是大家所聚焦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读懂它,才能读懂中国治国理政的方向。(《人民网》12月19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摩拳擦掌,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造福人民的美好事业,也是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智慧和力量的艰辛事业。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需要全党全国进一步努力发展,实现奋斗目标。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领导干部要当好“致富能手”。奔小康最根本的就是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富足。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能手”。奔小康不仅要提升经济水平,更要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领导干部要当好“管理能手”。 领导干部需要管理好党员队伍,加强党性教育,树立党员奉公守法、勤劳奋进、踏实诚信的榜样形象,得到群众的真心信任,使政策的实施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时间紧迫,领导干部需加紧步伐,充分学习和发挥“十项全能”,献力献策,带领群众共同实现伟大梦想。
(文/陈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