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作风建设的新内涵,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领导干部做人做事做官明确了新的标准。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狠抓作风建设,不断扎严扎紧作风“篱笆”。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四风”得到有力遏制,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荡涤“四风”决非朝夕之功。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三个方面入手。思想作风的实质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一是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真,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工作作风就是要狠抓落实,切实纠正群众反映突出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做到苦干实干巧干。党员干部必须肯干实干、必须沉下身子,只有获得群众肯定和拥护的干部才是好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乎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能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作风建设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才能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文/陈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