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前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的甘肃省通过出台一揽子政策,包括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和完不成扶贫任务对党政领导干部“一票否决”,引导并倒逼各级党员干部将政绩观从轻视扶贫、机械扶贫转变为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脱贫增收上,保持勇于改变贫困的良好精神状态。
(新浪微博2015年12月23日)
干部的政绩观既是风向标,反映干事创业的价值观和偏好,又是鼓励领导干部在某一领域持续发力的动力源泉。政绩观的“指挥棒”是挥向务实肯干还是只做虚功,间接决定了事业成败。因此,如何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干部队伍在新一轮的发展和变革中凝聚共识、迸发活力尤为重要。
部分官员热衷作秀,就是政绩观的扭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王充的话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我们在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时,需要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而最主要的是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和体会。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更深层的作风问题。当官岂能用作秀制造政绩,群众的眼睛和心都如明镜,若是人人都讲作秀,都讲虚情假意,社会发展举步维艰,人心涣散,必将一片乌烟瘴气。
下基础,群众需要的不是作秀,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将心比心、真切体会群众感情。以笔者亲身经历来说,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真正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甚至是因为遗留或体制问题现目前根本没法解决,但只要能以心换心、以心暖心,群众工作没那么难做。只要群众能感受到被关心体贴的情义,能看到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我们的干部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亲力亲为,体会群众的疾苦,而不是热衷于作秀,适得其反,苦了自己,凉了群众心。
官员热衷于政绩,本身并没有错,也是官员意愿造福群众、想有一番作为的苦心,但如果错把政绩看做最终目的,为了政绩而政绩,而忽视了政绩之外的本质,未免就是舍本逐末,可笑至极了。甚至于许多扭曲的政绩观不仅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且已演化为破坏党风政风、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一个推手。现实呼吁未免要用好用活政绩观,政绩考核要起到定基调的作用,让考核向更务实、全面的方向倾斜。同时,在干部队伍中树立选人用人新标杆,以具备科学政绩观、真正为民考虑的人才为榜样,另一方面,还要编织好制度牢笼,压缩权钱交易空间,防止干部发生寻租和贪腐行为,出现政绩观扭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