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违规举债是畸形政绩观在作怪
发布时间:2015-12-28 10:22:58 文章来源:

  受国务院委托,昨天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张少春表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仍然违规举债、变相举债,个别地区存在发生局部风险的可能性。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也发现,个别地方甚至通过举债来发放养老金。(新华网,12月23日)

  地方政府举债过日、搞发展,在过去一段时期再正常不过。有的专家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超过17万亿,有的说超过20万亿……但不管选择相信哪一个数据,这笔钱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而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太大,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想寄希望于中央政府“兜底”保平安基本是不可能的。但为什么在债务缠身的情况下,还有地方绞尽脑汁向银行借钱?

  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而且极为普遍的原因是土地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换句话说,土地财政的办法越来越不好使了,没地方找钱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总体上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这种压力也直接传递给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发展”,也只有硬着头皮向银行“求援”了。

  但土地财政的崩塌和经济的总体下行仅仅是表面原因,根本上还是地方政府和一些领导畸形的政绩观在作怪。众所周知,过去官员最大的政绩就是GDP和一些看得见政绩工程。由此就出现了,一些官员只管眼前利益,只管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为继任者考虑;大肆向银行举债,建工业园,建造标志性建筑,求大、求全,对地方的长远发展漠不关心。而且,作为一把手在一个地方治理,短则两三年,长则三五年,只要在任的几年有政绩就好。而靠着这些债务堆起来的政绩,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政治资本,然后调任别处高就。而继任者上任之后,接到前任留下的烫手山芋,无奈也只有举债,然后陷入恶性循环。

  针对这样一种不正常情况,笔者认为首先要打破唯GDP的干部考核体系,将一个地方长于发展作为一个考核指标终身追责。同时,还要把一个地方的债务水平和新增债务比例作为考核的官员的指标之一。而对于顶风违规举债的官员,也必须给予惩处!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打破畸形的政绩观,打破越“发展”,债务之重越难承受的怪圈!(文/平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