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坚决杜绝“节日腐败”。(《新华网》,12月23日)
在中央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强势反腐的大背景下,在各级纪委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刹“节日腐败”之风,不断发出禁令,防止“四风”问题卷土重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15年全国各地节假日期间利用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明显减少,天价月饼、天价粽子再难觅踪迹,节日订餐也显得比较冷清,代送礼品的人数和金额也越来越少。一时间,全社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但是要根治节日腐败,仅靠短短10来天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各个重大节日期间,由于监控力度和范围有所加大,所以某些官员不敢“轻举妄动”,表面上是循规蹈矩了,但某些人在等待时机,风声过后,他们一样会找回“损失”,按照传统的做法,某一段时间“紧”,必然会有一段时间“松”,这就的所谓的“节后反弹”。这就要求我们在无论节前节后,都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明察暗访,强化反腐败措施,打出组合拳,既要重拳出击,也要敲敲打打,不能给腐败分子以喘息的机会,不仅节日不敢贪,而且平日也不敢贪,这样反腐败才能强基固本,才能持续长效。
根治节日腐败,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扎紧制度的笼子,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公开接收监督,无论是在节日期间还是在平时都能坚守住清廉的底线,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气,让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在尊重传统风俗的同事,取精华而弃糟粕,自觉节制收礼或者送礼的行为,把外在的规则和监督转化为自身的信条和禁忌,才能真真正正的将“节日腐败”关进笼子里。
(文/树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