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大学生村官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关于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到村后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村官难以经常到村工作,主要原因是由于吃住行问题解决得不够人性化,特别是较偏远的村,大学生村官的就餐、住宿、出行问题难以解决,多数村干部对此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大学生村官不经常到岗也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时间长了,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要求自然放松,工作难以深入。“民以食为天”,吃住行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好坏,对此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好吃住行难的问题。
二要抓好大学生村官的任职教育。当前大学生村官在村发挥作用不明显现象较为突出,多数大学生村官不能够独挡一面,除了镇、村不敢大胆使用大学生村官之外,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不过硬也是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业务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多年的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培训教育划分为岗前、到村任职、跟踪培养“三个阶段”,分段实施,逐步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注入能量。
三要搭建大学生村官工作平台。大学生村官的“跳板心态”突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天天赶考,不能安心在村工作。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镇级和村级要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杂工”,要根据村工作实际和大学生村官本人的素质和特点,及时定岗定责,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村两委会会议,参与决策,逐年逐批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在不同的岗位上任职,使大学生村官逐步实现由“办事员”到“指导员”的转变。另一方面对能够自我创业的村官,要从产业选定、提供小额信用贷款、提供创业样板入手,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成长。要积极发挥镇关工委的作用,开展老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牵手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帮助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文/旷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