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农村党员受市场因素的不断冲击,思想形态正发生着改变,教育培训的弱化,造成农村党员思想得不到正确引导,出现理想信念缺失,甚至还不如一般群众,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不到体现,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形象。
“党组织不重视、党员不积极参与”是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弱化的主要原因,农村党组织工作、学习重心转移,基层党组织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不到位,党员教育方式“陈旧”、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有“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注重“完成”不注重“效果”;农村党员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党性意识淡化,游离于组织之外,不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有的甚至以抓经济为由不参与组织活动,久而久之,造成农村党员教育处于“空窗期”。
教育培训弱化,出现部分农村党员行为与党员的标准“背道而驰”,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如何改变农村党员教育现状?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项课题。
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工作也需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培训的模式应当紧随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既要注重被动教育,也要发挥主动学习,只有二者统一,才能真正取得时效。笔者认为:强化农村党员教育一要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借助现行的新工具、新平台,使党员教育更灵活、更易于农村党员接受;二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充分保障党员权力,使权力和义务对等;三要正确引导,发挥党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四要把好党员“入口关”,不断纯净农村党员队伍。(文/旷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