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参加了一个绘画班的网上投票,紧接着就是学校读书比赛的微信投票,最终都要家长去拉票。”近日,福州多名家长向海都记者反映,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始通过微信进行各种评选,这也让家长平添了许多烦恼。(海峡都市报)
既然是评比或者比赛,公平公正就理应是最起码的要求和准则,否则最终结果必然难以服众。但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随着互联网投票这一便捷方式的悄然兴起,这一准则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为因素所干扰和打破。尤其是在孩子世界的各类评比中,随着家长不惜以金钱为代价进行拉票的“倾情”介入,更让许多正常的评比偏离了初衷,失去了本意,甚至改变了本来味道。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们的比赛演变成了家长们的人脉比拼甚至是红包大战,那么,还要那些能够代表孩子真实水平的参赛作品干什么?莫不如每人交上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白纸来得更加简单和实在,反正最后的评选结果与孩子作品本身也并无多大关系,而孩子及其作品也只不过是充当了赛事主办方与家长们“遥相呼应”的中间媒介而已。
家长采取发红包的方式帮孩子拉票成功,家长敢不敢告诉孩子真相?假如孩子知道家长发红包拉票,又怎么看待家长?反过来,如果孩子觉得家长做得好,那么家长有没有想过,在这么小的孩子内心种了“虚荣”的种子,他日这颗“毒种子”发芽了,会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
畸形的社会评价大体总认为只要某个孩子参加的培训活动多,拿到的证多、荣誉多、名次好等,就是综合素质高。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不能掉以轻心,都想极力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再加上有关方面的忽悠和利用这种心理,出现家长“微信红包拉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微信拉票背离了比赛的初衷,只会助长小孩的虚荣心,对小孩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微信拉票与小孩的实际水平没有一点关系,纯属于网站的宣传推广行为,是商家利用网友进行营销炒作。家长以其花时间和精力为小孩拉票,不如多鼓励小孩踏踏实实努力,参加正规的比赛,不要被商家的利益所捆绑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参加比赛名列前茅无可厚非,但“发红包拉票”显然偏离了良好初衷。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家长们保持清醒理智的心态,不被微信拉票迷了眼睛,小孩子才可能在物欲横流的大世界里,看得更远,走得更稳。(文/黄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