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粮食局购销公司乌石分公司原经理侯庆园等人,借年终慰问退休老职工之名,违规公款大吃大喝。当六合区纪委调查时,当事者却认为,借慰问公款吃喝“都是多年来的‘老规矩’,也不算啥大事”,并问“能否网开一面,下不为例”。(中国新闻网)
公款吃喝作为“八项规定”的重头戏码,一直都在中纪委通报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排在前列。公款吃喝过于普遍,以致一些人把这当成了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只要是吃点喝点,不把公款装入自己口袋,那都不是什么事。侯庆园等人把公款吃喝当成了学家便饭,自认为这是“老规矩”,可以拿来当“免死牌”,的确是让人感到惊讶!
从战争年代“红米饭、南瓜汤”,到困难时期毛泽东带头不吃肉,党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几十年前,党的领导干部下基层都要自掏腰包吃饭或交“伙食费”,如今早已成为“天方夜谭”,工作餐“四菜一汤”的规定也成一纸空文,下级单位出钱接待上级单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似乎已成当今公务往来中的“铁律”,无人敢破也无人能破。
扯掉这“老规矩”的外衣,不难发生这“老规矩”,无非就是“消费公款”的幌子。在侯庆园等人眼里,似乎“公款吃喝”并不是在“严重的顶风违纪”,而是他们遵循“多年来的老规矩”,摆在台面上讲也无伤大雅。本着这样的“老规矩”,“公款吃喝的违纪性质”,在这些人心中也更像是无需避讳的话题,习以为常的“免费饭局”。要不然在面对组织调查时,他们也不会冠冕堂皇的说出“这不算啥大事,能否网开一面,下不为例”荒唐天真的“别样辩解”。
党的纪律决不能碰,但对党和国家建设不利的“老规矩”该破就得破。一年3000亿的公款吃喝开销,把真金白银化作酒肉穿肠而过,和将现金直接收入囊中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因此,破除“老规矩”,就要从实施严管严治开始,将公款吃喝提升到法治高度,对公款吃喝行为进行定罪量刑,才能确保党的纪律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
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这规矩不能颠倒黑白,更不能拿“老规矩”,去惯着一些屡治屡犯的“老毛病”。“吃吃喝喝成老规矩”的情况存在,更多的是在警示各级纪检监察,拷问各级出台政策规定的部门,反腐两年有余,成果虽然显著,可公款吃喝的老规矩不破,老毛病不根治,地方财政被蛀虫“坐吃山空”是迟早的事!必须认清公款的吃喝的危害,地方要发展靠的是“勤俭持家”,并非“今天摆一桌,明天喝几箱”。
“纪律是一把尺子,规矩是一个镜子”。拿老规矩作挡箭牌,其实就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表现;面对如此的“老规矩”,在一些人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是到了不可不破的时候了。公款吃喝”既然是顽疾,要切实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整治起来就要“下手狠一点”。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即查处一起,防止“漏网之鱼”、防止“星火燎原”,以坚决有力的查处将歪风遏制在萌芽。(文/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