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站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双风口下,互联网扛起了下一个五年发展的创新大旗。(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发给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十三五”与“十二五”的交接棒时刻,也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关键期,传统产业升级、新旧动力转换、经济格局重建等新老问题交汇,互联网正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
“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新形态,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只要“一机在手”、“人在线上”,实现“电脑+人脑”的融合,就可以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等方式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对接众多创业投资,引爆无限创意创造。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互联网突破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保障公平的社会变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互联网获取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得到一个走向市场的阶梯。
当互联网扛起了“十三五”创新的大旗时,如何激活互联网的创新活力,发挥好互联网的基础性创新作用,就成了下一发展阶段的首要课题。“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也是对当前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和趋势的一个概括。因此,要将当前正在掀起的创客的创新创业大潮引导其使用互联网及创新2.0这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为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文/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