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在扶贫领域的目标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民进中央2016年度专题调研课题,将为中央全面脱贫目标贡献智与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以前的“普惠式扶贫”;第二阶段是1986年到2002年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扶贫,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设有扶贫办;第三个阶段是2002年至今,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扶贫就不光光是扶贫办一家的事,所有涉农部门都有此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是兴国安邦的基础,但这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才现状堪忧。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受教育状况良好,人才较多且集中。农村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量大与质差并存;人才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这样不仅仅制约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贫困地方的农民只看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激光,而没有真正享受到公共财政政策的阳光。激光不断照射、很强,但是没有阳光普照。”打造新型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内因,智与力支农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外因。专家也建言扶贫:开发性扶持须兼顾“智力”与“体力”。“智力”的开发,是让贫困人口充分享受到义务教育,发展、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力”的开发,则是保障贫困人口就医的权利,关注他们因打工而患的职业病并创造职业病治疗条件等。习总书记提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贫攻坚非一日可成。决定一个舰队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国家亦然。(文/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