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概念早已有之。传统社会,朋友之间借书或共享一条信息、包括邻里之间互借东西,都是一种形式的共享。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要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所需求的物品越来越多,但是基于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因数,不能一一购买,因此共享经济应运而生。从狭义来讲,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供给方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
在我国,共享经济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大众是滴滴打车的出现,当时众多的打车软件,让更多的私家车主出让自己的私车,更加方便他人打车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随之而来,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
但是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伴随着共享单车等的成功,还有一些例如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的消失,这也说明了共享产品必须是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且在需求上不受天气、地域的限制,他能够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大于他所占用的公共场地。比如共享雨伞,受制于天气原因,并且他本身的价值比较小,所以存在的价值不高。
共享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潮流,也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循环使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持。(作者:安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