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罗玉涛:将“心”融入到基层中
发布时间:2019-05-10 16:39:58 文章来源:

 

  现在工作条件好了,反而下基层的次数少了,有的干部习惯于在会议室听取汇报,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次数少了,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少了,与基层群众的感情也淡了。

  事实上,当前我们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和矛盾,直接而根本的原因就是相关领导与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接地气。解决年轻干部“有学历缺能力、有经历缺实践”的现实问题,关键要树立“基层实践是最好的培养”的理念,真正走出“保姆心态”,大胆放手让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项目建设和街道村居等基层一线锻炼培养,提升能力本领,缩短成长周期,为年轻干部搭牢成长“快车道”。

  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上,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中去亲近群众“接地气”,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工作经验的“才气”,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展开人生事业的新蓝图。

  “接地气”、下基层,不只是和群众见见面、上上镜,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好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把群众当作一家人,以真诚的态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切身感受群众疾苦,真正做到知民情、顺民心、遂民愿。解决好“心到”的问题,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真正心系群众,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充分依靠群众,面对面向群众学习,心贴心与群众交流,向群众求教,向群众问计,接受群众监督;善于发动群众,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的觉悟,相信群众的力量。

  “接地气”的落脚点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就要秉持为民理念、务实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实打实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就要敢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对认准的事情抓住不放,对确定的目标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下基层绝不能是一时兴起,头脑发热的决定,不也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做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求年轻干部坚定信念,将“心”融入到基层中。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使命,才能在基层中增长才干,才能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文/罗玉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