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只有清心内敛,才能心无旁骛
发布时间:2019-07-11 10:11:37
文章来源:
张 涛:只有清心内敛,才能心无旁骛
古人说,为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古人概况这“为官三事”,出发点虽带有一定封建功利色彩,但“清、慎、勤”这三点基本内容,却值得今天的公务人员去借鉴。作为公务员,身担政府职位,在工作时既要勇于开拓创新,更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以清立身,“清”指清廉,是为政者必备的官德,也是防御贪腐发生的重要思想武器。清廉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内在的、向上的追求,是洁白朴素的生活。有廉则清、有廉则公、有廉则政。“廉”字不卑,安于清贫,禁得住诱惑,禁得住清廉,是一个具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高贵品质。所以说,公务员要注意做到清廉清政,这是为民的需要,执政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廉洁干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干净作为衡量道德水准的一把尺子、体现作风的一面镜子、考验素质的一个标杆和为官从政的基本戒律和原则。要使自身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意识,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成由廉来、败由贪的道理,珍惜政治生命、珍惜家庭亲情、珍惜个人努力,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的培养和家庭的支持,这既是廉洁勤政的需要,也是党性人格的体现。
凡是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必定是能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而那些在小事上荡送、在小节上放纵的人,必然走向蜕变堕落。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慎始,事事慎微,惟有如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党员领导干部受党的教育多年,身上应该要有那么一种精神,一种不追名逐利、不爱慕虚荣的精神,一种不迷恋金钱美色、不贪图安逸享受的精神。只有淡泊了名利,才会以民为志,只有清心内敛,才能心无旁骛。(文/张 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