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刘小军:这种“量化问责”几乎没有弹性空间
发布时间:2019-07-15 10:13:37 文章来源:

刘小军:这种“量化问责”几乎没有弹性空间

近年来,“问责”已成为环保等多个领域治理的利器,但提出“量化问责”概念尚属首次,意味着今后环保问责将会更加精准。首先,“量化问责”明确了重点对象,即“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力、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不实、燃煤小锅炉“清零”不到位、重点行业错峰生产不落实等问题。这一指向很明确,就是在倒逼各级政府在热点、难点问题上精准发力。
对治霾不力进行问责,早已是从政府到民间的共识。但问责治霾不力,之前缺少一套细化的制度,以至于相应的问责有时比较随意:问不问责,经常取决于许多人为因素,如上级督促力度大不大、社会是否反响强烈等,弹性空间不小。
个别地方主要负责人把“铁腕治污”挂在嘴边,大会讲、小会说,实际工作中却不以为然,又怎么可能给下级官员以治霾的压力?此前,中央环保督查组在批评一些地方治霾不力时,都会提到部分领导的“思想苗头”,包括对治污“不重视”、“盲目乐观”,对环保“艰巨性和敏感性认识不足”等。在此情景下,下面的治霾这根弦能不松?
不难看出,这种“量化问责”几乎没有弹性空间,可有效打消某些地方官员的侥幸心理。而这也应该成为我国官员问责制的改革方向之一,即该不该问责、该问责谁、怎么问责都具体量化,消除在问责过程中玩猫腻的空间。
量化问责凸显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也是问责制度化的破冰之举,即大气治污不力的问责标准更加清晰细化,问责的对象更具体、层级更高。下一步,各地应制定相应的问责办法,明确向谁问责和所问何责,主管部门也应加大督查力度,增强地方管理者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通过细化问责事项、制定问责标准、明确追责层级,无疑是给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定标准、设门槛,以看得见的标准划出责任的“硬杠杠”、戴上纪律的“紧箍咒”,让问责不再止于简单的批评、检讨,或者“轻飘飘”的纪律处分,而是直接关系个人前程,从而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蓝天改善的成绩来之不易,在亮丽的数据背后,是各地多少干部职工任劳任怨,放弃休息日,日日夜夜恪尽职守取得的。他们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赢得了治理行动的胜利。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区域整体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各地大气污染防治还是存在整治力度并不均衡的问题。(文/刘小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热文
焦点
  •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需 长沙市推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 保障楼市刚
  •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银行仍是最赚钱行业?专家称利润进入下行期
  •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部门联系 法国汽车制造商PSA否认欺诈指控 未被司法
  •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亿英镑 欧洲时报:访英中国游客激增 年消费额超5
  •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推进 国有股权注入山西国投 山西国企改革正加速
  •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9现货原油沥青操作布局 顾研墨:OPEC冻产会议能否提振油价?9. 1
  •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平衡,现货原油W形态形成 顾研墨:9.19 利比亚行为阻碍原油市场的再
  •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 9.19现货原油、天然气操作布局 顾研墨:冻产已经临近,油价走势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