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兵:摘除“保护伞”,斩断滥权之手
新近出台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明确将取消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和挂靠关系,明确将剥离行业协会商会现有的行政职能;对已在行业协会商会中任职、兼职的公务员进行一次性清理;2018年将取消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直接拨款等。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是坊间对一些行业协会的戏称。行业协会行政色彩很浓,“供官员兼职的位子”颇多,干部扎堆。“豪华主席团”、“会长就是挂个名儿”,协会靠“官员”旗号谋利等现象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社会组织绝大多数存在“官办、官管、官运作”的问题,迫使政府在社会和经济管理方面维持“管得过宽、管得过细、管得过死”的局面。从根本上切断协会商会继续担任“二政府”和“红顶中介”的路子,同时促使协会商会将服务重心从政府转向行业、企业和市场。
对公众而言,官员兼职行业协会现象减少还不够,必须彻底实现“清零”,摘除“保护伞”,斩断滥权之手,让其真正回归自立、自主、自管、自律、自养,实现完完全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公共事务中来,在改革中建构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治的社会协同局面。
基于“体制变革与治理转型”以达到“善制与善治”的双重演变路径,研究最后落脚点是分析我国政社分开的历程与进路,通过以上二者的互动来挖掘政社分开的基本源动力和过程中的推动力,从而创新政社分开的本体内动力实施。“政社分开”,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完全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有利于强化行业自律,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
“政社分开”不是削弱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不是政府退出社会,而是要在继续深化政府改革并推动社会体制改革的同时,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厘清政府职能的边界,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得更好,把政府该提供的公共服务做得更加充实有效。同时,把那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不该管的事情坚决剥离出去,通过培育发展、孵化支持、购买服务等多种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创新。(文/刘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