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梅:“银发浪潮”“床位闲置”现一个不文明的程度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对“银发浪潮”,如何加快健全相关制度,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市场进入,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能够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养老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具体来讲,这包括养老金制度、养老机构床位不足、老年护理的医保报销以及相关安全监管等方面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严峻态势,社会养老体系构建滞后的矛盾日益凸现,当下的养老面临着公办机构“一床难求”与社会机构“床位闲置”并存,看似矛盾却又现实的尴尬处境。
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可能并不全面与实际。大多数老年人要求社区养老服务方便、快捷、多样、安全,突出个性化,强调差异化;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理财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机构服务;大部分老年人希望养老机构能够扩大老人的社会参与范围,加强老人与社会的互动;大部分老年人对大健康理念颇为看重,他们希望养老机构能帮助科学地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养老本身的多元化需求,也注定了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而“卖房养老”只是更加符合养老产业化的需求罢了,即便在国外,远未成为主流模式。建造亲情社区并让老人在尽量长的时间内生活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环境里,是对老年人特殊需要的考虑,更是维护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当然,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要从老年人需要出发,满足老年人新的生活需要和人生追求,让他们充分享受人间温情。
养老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但不能变为一场社会化的危机。人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进入迟暮之年,能不能找到一个颐养天年的安身之所,面积大小不强求,有无大山无所谓,但至少也该有可口的饭食,有便捷的医护,这样才会有品咂往昔岁月的情绪,这不仅关乎老年人个体的福利,也关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文/杨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