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第一次将乡村振兴提升为执政党的战略,为中国未来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以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要建好农村路网设施。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来说,基础设施不便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便利、扎实的基础设施,引进业主发展产业、扩大种养殖规模增收致富等都将无从谈起。曾经时常见诸报端的,由于交通不便导致丰收时节农作物外销困难,最后不得不烂在地里的新闻让人扼腕叹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纵使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再丰富,高昂的成本也使有心来此发展的企业望而却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而实现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基础设施好,百业发展好”也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农村要发展、要繁荣,完善的路网设施建设必不可少。
以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要用基础设施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在基础设施不便的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基础设施因素制约,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无法进入,当地农民对于“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也少有接触,农民群众依靠传统种养模式从事农业活动,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产品外销,也受中间商层层压价,低价损民利伤民心,直接影响到他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提起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很多人会联想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象。烂泥路凹凸不平,断头路行车困难,外联通道少,群众出行不便,对外交流严重受限,这些都严重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础设施的修建,将带活一个村的发展,农田变基地,农民变产业工人,带动家庭增收致富。此外,对外联系的加强,使原本信息闭塞的乡村地区老百姓有更多的机会放眼看世界,拓宽视野,提升文明素质,树立文明新风。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先行。要实现全面小康,就要继续坚持以基础设施促扶贫,以基础设施促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让扎实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布局,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川粮(油)、川茶、川药、川菜、川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建设一批“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形态,统筹推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建设,积极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百镇建设行动”,强化城镇管理,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