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 邹巍 通讯员 李路
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务发展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公安工作的发展质态。
2011年底,围绕让群众更满意、自身如何转型升级两个根本问题,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深度谋划警务现代化之路。两年多来,通过实施六大类23大项“现代化指标”,苏州公安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其警务现代化的课题也被公安部立项研究。
2013年,随着一个个警务现代化指标的达标,苏州公安工作质态得到整体提升。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认为,警务现代化激活了警队“生产力”,为推动苏州公安科学发展找到了有力抓手。
民警探索的1300多项创意成果实现项目化应用
春节期间,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边的广场热闹非凡,每天人流量将近十万;而管辖这块区域的水上派出所仅有13名民警,他们的警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
“我们根据景区时段、季节、天气、住宿餐饮预订率等不同要素,设置出‘热度指数’综合研判表,根据评估参数,科学布置警力。”水上派出所教导员金坚介绍。
这个高度集约化、体现节约用警理念的好方法,其创意就来自该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
“警务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张跃进说,“过去,我们的民警单纯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而工作,现在是围绕群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主动想干事、干成事。”
据悉,苏州的警务现代化指标体系共有包括“服务管理人本化、警务运作集约化、警务执法规范化、警务手段科技化、警务工作社会化和警队管理科学化”在内的六大类23大项、50小项指标。两年多来,苏州警队的“网上执法办案率”、“执法办案流程网上告知率”等指标提前达标。
在这个指标体系的指引下,苏州警方探索服务为民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创意警务”实施5年来,已汇集各类民警创意近10万个,1300多项创意成果进入项目化推广应用,其中绝大多数“金点子”都是基层民警在实践中提出来的。
科技手段得到充分应用、警务运行机制得到有效优化
2013年8月3日,苏州市虎丘区发生一起杀死2人的命案,由于案件无因果关系、无直接抓手,破案难度极大。最后,民警依据现场提取到嫌疑人的Y染色体DNA分型破获案件。
如今,类似这种刑事技术深度运用、侦查手段立体运用、数据信息准确运用的破案策略,已成为苏州公安全面增强打防能力的核心。
科技装备建设、基础信息采集、科技手段应用等得到极大发展:通过设置“科技经费投入占当年公安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警务科技装备配备率”等指标,确保科技经费始终保持较高占比;为一线警力全面配备移动警务通等科技装备,使民警开展工作的过程就是信息采集的过程,有效保证基础数据采集比对的鲜活、及时;专门设置“智能警务作用率”,大力推进道路监控智能抓拍等系统建设,实现重点车辆自动报警、车辆轨迹自动生成、车辆动态积分预警……
警务现代化还极大改善了一系列警务机制的运行效能。通过“警务运作集约化”8项指标,苏州警方不断完善合成研判、合成侦查等现代警务机制,强化了警种间的联合指挥、联勤联动、快速反应能力。
群众满意是警务现代化建设目标
2013年初,一名精神疾病患者找到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观前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慧,说忘了自己的存款放在哪家银行。接下来3个月,李慧跑遍辖区各家银行,最终将“散落”在5家银行的存款一一寻回,累计有100多万元。
围绕“千方百计讨好老百姓”的总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深化爱民利民措施成为苏州公安警务现代化建设的“主抓手”。
“警民恳谈日”活动时,机关、基层民警“同登台”,联合工商、城管等部门“齐唱戏”;与1.4万名“新市民”建立了帮扶关系;建立集民意收集、流转、处理、反馈于一体的民意处理反馈系统,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搭建警务微博、微信等全时空运作的新平台……一系列服务民生举措,不但提升了“警民沟通交流能力”、“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等指标得分,更实现了警民沟通“零障碍”、警方服务“零距离”。
警务现代化的建设成果,让苏州百姓对平安看得真切、摸得实在。2013年,苏州市违法犯罪警情在连续5年稳中有降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2.18%,抢劫、抢夺警情分别下降23.4%和17.4%,盗窃民宅、单位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9%和31.9%。